葉YS學友問題試解,答案公佈。

分享到:

本文-p22 例句四及例句六的主詞總經理及部長,中文判斷為第三人稱,為何動詞後接的是たい而非たがる
依照文法,早期的推測第三人的 ,應該是たがる,但現代日本年輕人已經不再如此細分。
又如係某種程度,說話者已經有相當把握自認知悉第三者的想法時(等於距離拉近),使用第一二人稱的たい,亦可。
某些字典則更乾脆:將這兩者定義為:表示說話者以外的人的希望。如此第二,第三人稱,就都可以了。
文法是死的,語言是活的。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動詞,例如:來,應該是特殊變化,但年輕人很多將之視為五段。
(2)話し手以外の人の希望を表す。
1)話し手以外の人が希望願望する意を表す。
本文P-23,右側速記小筆記公式




する
する
すれ
しろ
よ—>應為

 上週之有獎徵答,正解學友(整理中),最遲7天內會收到贈品,請稍候。謝謝參加。如未收到,務請來函確認。

正解:
一旦被那樣的觀念所束縛…….」。 ( 下一次開始要每一個字,包括每一個逗點,都有翻譯出來,才有贈品,大致翻譯出來的的沒有,不然獎品就太氾濫了,且不符合吳氏日文學友的水準 ) 有許多學友譯成:一旦被那樣的觀念所束縛樣的觀念。感覺上好像差不多,都對,都可以,但還是建議精準。畢竟,這個人,與,那個人,會有意思不同的時候。

  
本句至少有三處可加入標點符號 ,來加強語感。(如不知道哪一個標點符號,代表哪一個日文的學友,務請確實熟練解碼。)正式翻譯,可以不要有那麼多的標點符合,但學習過程中,請力圖,將每一個日文字,都確實翻譯出來,如此日文功力,自然很快,就會變得很好。因為當每一個日文字母,也要相對精準翻譯成為每一個逗點的時候,就不能用混的了。就必須絕對精準了。


  先說結論:發問的葉YS學友,重新看過之後,自己覺得很好笑,自己所遭遇的問題,真的就如同該句的意思一樣「而,一旦被那樣的觀念所束縛,就…..」。

  這一題對於越沒有文法基礎,對於不是靠解析,對於是靠記憶,死記死讀的學習者而言,基本上是不構成問題的,因為不是使用解析的方式,只要從頭查字典,查到尾,答案就自然會跑出來。那麼為何反而文法、讀解很強的吳氏日文學友,會「猴子也會從樹上掉下來」?

  就如同另一位1978學友的解答也是一樣,兩位都未能在第一時間就解答出來。但請上述學友回歸原點之後,就又馬上解答出來,且如同1978學友所言:「如果這次解對的話,大概一輩子也忘不了吧~」,是的,來函的學友們,真的會是一輩子也忘不了,且不只是這一題,而是往後整個解析的思維與過程都將會大不同,解析會變得很靈活。」

  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的一題,只所以特別提出來討論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依照遣唐使們所設計的日文原理而言,該處應該是可以繼續拆解成更少的單位,且會如同學友依照解碼的原理,且一定會解出,與五段動詞,長得是一模一樣的とらうToRaU,的這個動詞,但字典卻又以下列方式註明之

とらう【捕ふ 捉ふ】トラフ (他下二) → とらえる (下一)


(上述字典的編輯方式是說:とらう這個字,如以漢字表現,可寫成文言文的【捕ふ 捉ふ】,トラフToRAHu,是文言文的下二段的動詞,但因為一言難盡,因此請參考箭頭右邊白話文的→ とらえる (下一)。

  雖然依照日文原理所解析出來是五段動詞特有的型態,但字典偏偏說這個長得像五段的動詞,其實不是五段,而是上一段。令人不知所云,且難以適從。(有的字典更是將ToRAHu 是如何來的,也標出來。這是因為白話的文法,是後來才整理制定的。

  發問的葉YS學友,從第一堂課開始,才經過50天,總數約50小時,雖然未能於第一時間,就看出正解,但更重要的是,已經將所有可能性,全部解析出來了。這一點很重要。可以錯過一兩句,但原理不能弄錯。能夠正確解析文法,就一定可以翻譯日文,之前還沒回覆正解之前,就先說恭喜的意義在此。就好像這一次警方雖然沒有一下子就抓到下毒的千面人。但方法正確,僅10天後,還是抓到千面人。語言的世界是:解析方法!而刑案的世界,則是辦案方法!

  好,我們再回頭想一下,從第一堂課遣唐使所設計的日文原理,開始,一直到完成整個日文的設計,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遣唐使們所設計的日文文法的規律性與科學性。但為何會留下看似很矛盾的設計呢?為何不乾脆將該字,一開始就設定為五段就好?這才是本次有獎贈答的目的!有興趣知道更詳細的解說的學友,請點選此鏈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隨函附上較具代表性的來函如下:

老師您好^^(你好

回歸到原點以一介菜鳥心態來查字典,反而得到新解~
原來とらわれる就是とらわれる,一直以來解碼慣了就認為每個詞都是需要拆解的
殊不知就是另有長得相像、但絕非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笑)。(這一句話很有意思,原來とらわれる就是とらわれる。原來湖就是湖,而非水+海。Mizu UMi。みずMizu=水,うみUMi=海,水+海=湖。但水+海又不一定一定是湖。)

故此題改解如下:
とらわれる【囚われる】(L@@k!「囚」就是「關」,但「囚」,是文言文。)
而非原以為需拆解成為的とらう….

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宛如聽笑話一樣,聽出來時,自然會笑,聽不懂就不覺得此題有何好笑?)

如果這次解對的話,大概一輩子也忘不了吧~
而且更能提醒自己,要多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_^
真是豁然開朗啊
~~(恭喜!如再有此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問題,都歡迎來函,我們一齊來研究看看!創業至今,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無解的,希望能遇到幾題,以證明遣唐使們再厲害,還是有人有錯手,馬有失蹄。否則實在太厲害了。)

1978學友,今日又提出好問題了,將繼續辦贈獎,請稍候。

—–Original Message—–
From: xxxxxx1978 [mailto:xxxxx1978@ms90.url.com.tw] Sent: Thursday, May 26, 2005 10:34 AM
To: service0505@com
Subject: 【葉YS學友問題試解】…反倒自己新問題產生…

您好^^(你好

昨日收到分享系列中關於葉YS學友問題的mail
自己也來解解看
(在下是超過60小時的學友了…但學習過程中曾因故中斷數月,自認觀念雖清、但在某些小處時思路常轉不過來)←不夠密集的的負面影響…惟時勢所逼 (三聲無奈)…待最後繳交心得再行報告

請詳述問題:
修完閱\讀講座後,開始看之前隨教材贈送的文庫書,書中有一句,不知道是否哪邊觀念卡住了,就是查不出來,懇請解惑:そしてひとたびそうした觀念にとらわれると、……
(恕刪)
請填入自行解題之結果,無論對錯都 請翻譯出中文:
そしてひとたびそうした觀念に… 這邊沒有問題→AND 一度 這樣的觀念にに推測為格助詞,前面的名詞為そうした觀念。 問題在後面幾個字とらわれると第二個と前面是動詞原形,と表示「…」直覺推測前面是五段動詞「とらう」但是字典卻查不出來~ 另外又查とらわれる、らわれる、らう,也都沒有,有點小挫折,不知道是否有觀念沒搞清楚,自己卻都不知道?

以上是葉YS學友的問題,我自己來解的話也是「とらう」,但我的字典中也是沒有這個字
(所用字典:劉元孝老師主編之簡明日華字典…當代日華字典之小本版…這本實在太大太重無法隨身攜帶,故放棄)(仍然是最好的日華字典喔!建議整本拿來背。背不起來就泡飯或煮麵,吃下去!無論如何都要記起來就是了!!!)

再另外用日日電子字典查得:
とらう【捕ふ 捉ふ】トラフ (他下二) → とらえる (下一)
結果問題產生。為何一個是う、另一邊用漢字表示時卻是ふ呢?
再,下二段是文言時所用,其碼應為”-e”碼,但とらう卻看不到哪裡有-e碼….

  以上問題亦打亂了自己的解碼邏輯,煩請不吝指教
未果….則學生對解碼之自信亦搖搖欲墜….不知何所適從
望請老師開示~感謝

(關於這一點,閣下已經自行答覆在下來來函之中了:如果這次解對的話,大概一輩子也忘不了吧~
而且更能提醒自己,要多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_^
真是豁然開朗啊~~
(沒有錯吧!教材的第一本,第一頁,就是建議學友:換一個角度想事情,換一個角度學日文!恭喜!接下來要看各位的日留,日檢的成績了。)

吳氏日文 敬啟

有興趣知道更詳細的解說的學友,請點選此鏈結。
  
  有這麼一 說:人類一開始,因為語言系統尚不夠發達,因此使用單純的單音(單字動詞),來表達意思。古代的中文,很多都是單字動詞(這一點,尚請對這一方面有研究的中文系學友賜正)。

  文字出現後,為了記載的方面,單純的單音的文言文,較常被使用(較少的字數,就可以達到較多的意思,省紙?省墨?省時間?貴族等經濟條件許可的懂文字的人還很少?)。白話文廣泛成為紀錄用文字,是較為後期的事情。但文字用久了,就已經成氣候了。

  而現代日文也是經過多次的改革,例如:日本國語審議會等學者多年、多次會商的結果,才成為目前的文法體系。有白話文的體系,也有文言文的體系。兩個體系產生可能混淆時,並無一定要犧牲某一體系,完成某一體系。且如果還是存有足夠的線索,可以協助釐清本意的話,那麼兩體系都保持,並非不可。因此我們會遇到許多乍看都很不合設計原理的日文,但卻又活生生的廣泛地被使用著。

  例如,課堂上提過:ない。在日文裡面,基本上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但「危ない」,卻偏偏不是:「不危」,反而是「危險」;而「少ない」,不是:「不少」,反而是「少」。當然此類字,也可能有我們在課堂上所提過的「工程師企圖保護設計原理的可能性」。因為大可改定的時候,就設定為「危い」「危だ」,甚至「危のい」,也是讀音可以很近似。

  而事實上本題的這個字「とられる」,與被動助動詞緊密組合在一起,成為單獨的一個白話文的五段動詞,既可以充分依照五段的被動的文法設計,傳達被動的正確的意義。又不用犧牲文言文とらう【捕ふ 捉ふ】トラフ (他下二) 的體系。

  我們不得不再度佩服,歷年的日文設計師們:「真的是很科學,很細膩,很厲害!」當然,文法是死的,語言是活的,在實際的日文裡面,還是難免無法100%,完全符合設計原理的日文,遭遇到的時候,還是要直接使用記憶的記憶一下,當然如果要成為文法專業,則再請自行思考所有可能的成因了。

如果還要打破沙鍋問到底:ToRaHu,實際上是由:ToRaHaRu,之母音子音脫落,而形成的。不過知道的日本人也很少了,我們不用知道也不會影響一般的使用了。

吳老師相關著述